展开
当前位置: 遵义红色培训> 遵义红色教育资讯
纪念红军烈士邓萍
  长征路上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是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,年仅27岁。

  现“邓平烈士之墓”(这里的萍写为平字)在贵州遵义市小龙山红军烈士纪念碑北面的山坡上,横书的碑铭由张爱萍题写。墓东边有一尊塑像,再现了邓萍中弹后倒在张爱萍身边的情景。

  1935年2月,红三军团二渡赤水后,抢占遵义新城及城边村落(遵义城当时分为新城和老城)。27日傍晚,邓萍到老城北门外进行侦察,以选择合适的突破点。第11团政委张爱萍为指挥战斗,也匍匐前进至此与邓萍会合。他们隐蔽在一个小土墩下的草丛中,边察看前沿地形,边交流对敌情的判断和下一步的打算。突然,一颗流弹击中了邓萍的头部。

  邓萍牺牲的情景如张爱萍在《星火燎原(3)》中《遵义到大渡河》一文所述:“军团参谋长邓萍同志来到前沿和我一起观察敌情,并对我说……突然他的头栽到我的右臂上,我还没弄清怎么一回事,他那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殷红的热血已染满我的衣襟。邓萍同志不幸中弹。没有来得及说完要说的话就悲壮地牺牲了。”

  闻讯赶来的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泪流满面地连呼:“邓萍同志,邓萍同志!”但邓萍再也不能回答了。

  此前,当张爱萍用电话向彭德怀报告邓萍牺牲的噩耗时,他痛惜之情无以发泄,竟忍不住骂起来:“狗娘养的!你们这些不怕死的统统给我死了算了!”

  几十年后,张爱萍回忆说:这是彭德怀的习惯用语,他不但为失去他的爱将而痛惜不已,而且他还在用他自己特有的方式,告诫张爱萍等不要总是冲杀在前头,指挥员要承担比战士更重要的责任。

  第二天,红军攻入遵义城,张爱萍沉痛挥笔写挽持一首:

  长夜沉沉何时旦?黄埔习武求经典。北伐讨贼冒弹雨,平江起义助锋焰。“围剿”粉碎苦运筹,长征转战肩重担。遵义城下洒热血,三军征途哭奇男。

  邓萍是四川省自贡市大安乡一个盐工的孩子,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。1930年,出任红三军团参谋长,兼任红5军军长。曾长期与邓萍战斗在一起的彭德怀追忆:“从平江起义到井冈山斗争,从江西苏区转战到长征途中,直到他牺牲前,我们一直在一起工作,互相配合得很好。邓萍对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忠心耿耿,作战指挥沉着果断、英勇顽强,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优秀军事干部。”

  1957年夏,彭德怀在担任国防部长期间,请当地政府帮助寻找邓萍遗骸的下落,最终在遵义老城干田坝找到了邓萍遗骸和金属衣扣、裤扣、毛衣碎片、胶鞋底等遗物。1959年清明时节,邓萍墓落成并举行了迁葬仪式。1984年,为修建“红军烈士纪念碑”,邓萍墓被再次移至现在的位置。
(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)
免费获取方案和报价

展开

启动仪式上,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遵义会议伟大转折之旅、四渡赤水出奇制胜之旅、万里远征磅礴乌蒙之旅、中国天眼红色贵州之旅、丹心向阳叩问苍穹之旅、鱼水情深红色苗侗之旅、转战贵州突出重围之旅、赤色征程突破乌江之旅、赤子丹心锦绣山河之旅、百年巨变黔山秀水之旅、梵山净水红色黔东之旅、红色铸魂阳明心学之旅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,诚邀广大游客畅游多彩贵州,欣赏山地公园省的奇山秀水,体验红军长征的峥嵘岁月。

据了解,贵州有革命遗址2000余处,作为红军长征途中转战时间最长、发生重大历史事件最多的省份,长征时期留下的不可移动文物753处,数量居全国前列。留下以遵义会议为转折标志的黎平会议、猴场会议、遵义会议、苟坝会议等会议会址及红二、 红六军团盘县会议等会议旧址;留下了四渡赤水、强渡乌江、娄山 关战斗、遵义大捷、乌蒙山回旋战等重要战役遗迹,成为贵州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和厚重的革命文物资源。

同时,贵州自然风光神奇秀美,山水景色千姿百态,素有“公园省”之美誉。长征沿线诸如梵净山、万峰林、黄果树、荔波小七孔、黎平侗寨等自然、民族文化景区景点林立。

随着全域旅游井喷式发展,贵州省充分整合省内的民族文化、历史文化、红色文化以及自然生态资源,以红色文化串起旅游新航道。其中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被列入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,3条红色文化体验线路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,15个红色景区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。

启动仪式现场,携程集团发布“贵州红色文化旅游体验馆”,遵义市、铜仁市、毕节市三地还发布了18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。

现场还启动了“2021年重走长征路”系列活动,来自全国各地的旅行商以及北京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等自驾联盟和俱乐部代表、游客、体旅爱好者、媒体记者以及习水县、土城镇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群众,组成5支队伍参加了当天的“重走长征路”体验,参观了四渡赤水纪念馆、红军渡口、女红军街等。

当天,人民网、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贵州、携程平台对启动仪式进行了直播。

管理后台

返回网站顶部